在SAT备考中,中国学生遇到了很多和时间相关的问题,这些问题的原因,就是很多中学生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,没有时间管理的意识和方法。
时间管理本身是一门科学,针对SAT备考,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?
一、考试时候的时间管理
考试时候的时间管理,猴哥强调的是对25分钟、20分钟、10分钟的敏感程度。特别是对25分钟的敏感程度。
对于阅读(CR)来说,填空经过训练,在背熟猴哥填空单词2300的情况下,30秒选一个比较正常,但是对于长阅读,特别是双长阅读,对时间的敏感度就特别重要了。
如果你读文章太慢,则最后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没有时间做。
如果你读文章太快,做题太快,最后21分钟把阅读做完,但是,由于读的太快,准确性会大打折扣,最后还剩4分钟,这个时候,再看一篇长阅读是来不及了,阅读又不像数学、语法、填空,4分钟可以检查一遍,阅读你4分钟可能就是重新把文章读一遍,所以这4分钟可能就浪费掉了。
因此,是否能在在25分钟时间里,科学合理的把时间分配完,决定着你的阅读成绩的高低。
这种时间的分配,不是说你看看表就可以了,这个需要平时大量的模拟考试的计时的训练,在具体模拟考试的过程中,自己去体会这个时间感,模拟的次数多了,自然而然可以在你的脑子里固化这种时间感。
另外,考试时候的时间管理,还包括涂答题卡和答题的时间分配;数学做完后检查的时间分配等方面,这些都是需要实际的模拟来训练的。
二、备考三部曲中的时间管理
对于猴哥的备考三部曲而言,本身就是时间管理的产物。
猴哥将SAT备考分为这三个阶段,通过科学的时间安排,力求最有效的利用时间,最持久的保持状态。人类有一个遗忘曲线,有些内容,如果准备的太早,考试前,大部分都已经遗忘,还要再看,再准备。虽然可能有些印象,但是效果会大大减小;而有些方面,通过早的准备,提高的是能力,这种能力的提高,不但对考试有用,而且对将来的国外生活学习都有用。
另外,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存在最佳状态期。运动员总是会在比赛前,进行合理的训练和热身赛。运动员最害怕的就是这个最佳期出现的太早或者太晚。对于SAT备考来说,也有这样的问题。我们的准备,也有一个最佳考试状态的调整问题。
猴哥将备考分为三个阶段:备考初期(SAT入门、能力培养期)、备考中期(做题技巧形成期、能力提高期)、备考末期(模考冲刺期、查漏补缺期)
每个阶段,都有其特定的复习内容和复习重点。
备考初期:能力培养阶段,实际阅读、写作、单词能力的培养,并且对SAT考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。
备考中期:分类练习阶段,对于每一类考试,包括阅读、填空、语法、数学、作文的练习,形成每一类题目的做题思路和方法,然后每天一套OC题、OG题或真题;继续对单词能力、阅读能力、写作能力进行巩固提高。(45天)
备考末期:使用SAT最新真题进行完全模拟考试的练习,培养考试的节奏感,时间的分配,提高考试心理素质,对备考中期的练习成果进行巩固提高。查漏补缺。进行心理调整,保持状态的方法。(15天)
三、背诵单词时的时间管理
猴哥的很多上高二的学生,总是说因为学校的课程太多,总是没有时间背单词。其实在猴哥看来,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总是能挤出来的。而且对于背单词,实际上不需要大段的时间来背。利用零碎的时间,可以背很多单词。
猴哥一般给学生这样规划:每天晚上给自己半个小时,用电脑把猴哥10000或者猴哥8000等你现在正在背诵的猴哥excel词表,过上500个,区分为一眼可以认出的和一眼认不出来的,比如一眼认不出来的有200个,把这200个制作成打印版,打印在A4纸上,带到学校去,利用任何一个空余时间,(比如去学校的车上、午饭前后、上课前后等)。一天下来,这200个单词,肯定会记住100个左右。然后第二天再继续背诵,并且把记住的这100个再次复习。
实践证明,利用零碎时间背单词,比你用大段的时间背单词的效率高。你用大段的时间背单词,可能连续的一个小时,当时你可以记住不少,但是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,由于当天你没有再重复记忆,大部分都会忘掉。而在利用零碎时间的背词法中,由于你和单词在一天中见面的次数很多,即使每次见面的时间短,也可以很好的记住单词。
详情请致电:181 5712 6811